聚焦体医融合,培育专业人才——童伴有康助力儿童运动处方师培训班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2025-08-07   来源:中国医疗网    
字号:

为响应国家“体医融合”政策号召,推动儿童健康事业发展,2025年7月9日至12日,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主办,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工作委员会承办,童伴有康支持的“儿童运动处方师培训班”在广州成功举办。本次培训吸引了全国50余名儿保科及儿科医生参与,采用“理论+实操”的教学模式,系统提升专业人员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和实施科学运动指导的能力。

开班仪式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项目部主任赵原卉主持,她希望学员能通过体医融合的课程学习,将儿童运动指导更有机的结合到儿童保健与儿童健康的实践工作中,为当地儿童的健康服务,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张伶俐在讲话中强调,本次培训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儿童健康服务创新发展。她指出,科学运动处方具有精准、安全、有效的特点,能显著改善儿童健康状况。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培养一批专业人才,让科学运动指导惠及更多儿童。

理论授课环节精彩纷呈。上海体育大学陆大江教授系统讲解了儿童运动处方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蔡广研究员重点介绍了儿童运动能力评估的标准与方法。陆大江教授还深入分析了运动对儿童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首都体育学院郭建军教授创新性提出了“运动即营养”的健康理念。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宁静副主任分享了临床实践案例,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庞海副主委解析了体医融合的创新模式,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夏燕琼主任则专题讲解了儿童营养管理要点。专家们的授课既立足学科前沿,又紧贴临床实际,为学员们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提供了可落地实施的专业方案。

实操教学环节注重能力提升。上海体育大学陆大江教授通过《运动处方开具实践》工作坊,带领学员完成从评估到处方制定的全流程实操训练。石家庄学院李立教授则聚焦少儿体态问题,系统讲授了常见不良体态的评估方法和运动干预方案。上海兰生中学施尧老师通过《儿童运动动作指导》课程,讲授了儿童标准化运动动作要领、常见错误动作纠正方法及科学训练策略。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强化了学员的运动处方制定和实施能力。

培训期间,学员们实地参观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重点考察了由童伴有康协助搭建的运动医学门诊。现场展示的《少儿体态/体质评估与解决方案智能仪》成为关注亮点,该设备集成高精度传感器和AI算法,可在10秒内完成14项体态指标检测,6分钟生成完整运动处方,大幅提升了评估效率。通过亲身体验,学员们深刻感受到这套智能系统如何实现从筛查到干预的全流程数字化,为体医融合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少年强则国强。本次儿童运动处方师培训的成功举办,开创了体医融合在儿童健康领域的新实践。作为儿童健康管理的先行者,童伴有康将持续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评估与运动处方系统,为医疗机构提供从人才培养到临床落地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我们坚信,通过科技赋能、专业赋能,必将推动儿童健康管理从“经验医学”迈向“精准医学”的新阶段。未来,童伴有康愿与各界伙伴携手,让科学运动成为守护儿童健康的金钥匙,共同谱写“健康中国2030”的儿童新篇章,为培育新时代健康接班人贡献专业力量。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